作为资源有限的县级老年大学,无论是师资人才、社会环境,还是制度建设、教学教法均存在诸多限制与不足,为突破教师理论素养不高、教研型人才匮乏、教研风气不浓、激励机制不畅等瓶颈,2025年5月13日,邳州老年大学召开部署启动大会,隆重开启“教科研工作人人行”活动,吹响了向“赋能型”老年教育冲刺的进军号,点燃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启动大会上,校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校长谷玉端开诚布公畅谈了开启这一活动的缘起与初衷——2024年12月,邳州老年大学首批建成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后,新年伊始,校领导班子便带领全校师生开展了“创建成功后我们怎么办”的“大讨论”,后形成共识:决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瞄准新目标、拓展新内涵,决定以建设“全国标准示范校2.0版”为全年工作主线,锁定“新目标、新内涵”,以“教科研工作人人行”活动为破局之举,动员和激励全体教职员工人人参与,满腔热情投身教育教学研究,以“教”与“研”的相互促进、高效互动,推进学校创新发展驶入新天地。
活动锁定六大目标:一是教育思想与发展理念,重点研究如何树立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终身学习理念、高质量发展理念、人工智能AI实际应用与新质生产力理论等。二是课程设置与教学教法,重点研究如何优化课程设置、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游学康养一体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如AI+教学、沉浸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多媒体融合教学等。三是党建工作与学校管理,重点研究如何加强党组织建设、政治立校、办学方向、思政教育、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班队长队伍建设、学员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社团管理与服务社会等研究。四是教材开发、编写与使用,重点研究如何开发与编写体现地方特色与办学特点的校本教材、如何使用新媒体教材,如音像制品、活页式教材、手册式教材等新形态教材等。五是办学条件,重点研究如何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适老化改造、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适应人工智能AI对老年教育的新要求,如建设数码教室和虚拟学习环境等。六是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等等。
为持续深入抓好这一活动,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制定下发文件,明确教研内容和形式要求;二是要求全体任课教师与处室负责人人参与;三是研拟了62个教研课题,便于大家认领;四是实施激励政策,学校将成立考核评定小组,对活动提交的论文论著进行分类评选,对优秀成果给予表彰奖励并择优对上推荐发表。
近年来,邳州老年大学教科研工作突飞猛进:校本教材建设硕果累累,先后有5部校本教材获评全国优秀教材,3部校本教材获评江苏省优秀教材。为此2024年7月,该校在“全国老年大学教材建设工作研讨暨优质教材(课程)推介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同时“内涵发展”也拓出成功路径,2024年6月,该校在“全国基层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其“追求内涵发展打造精品学校”的经验介绍引起业内广泛热评。
会后采访部分教师,一致认为,开启“教科研工作人人行”活动,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相关精神、落实《中国老年大学协会2025年工作要点》的重要步骤,是实施学校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规划,建设创新型、精品化、高质量老年大学的有效抓手。大家表示,积极响应学校部署,踊跃加入教研行列,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刷新个人教学生涯,丰富学校办学成果,为老年教育的繁荣进步贡献银发力量。 会上,教研室主任吕立言宣布解读了活动文件。校长办公会全体成员、全体教师和班长参加了会议。校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李晓芹主持了会议。
报道|苇 叶 ·摄影|郭 铮 唐淑忠 编辑|王伟业 ·编审 | 谷玉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