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特色课程
古典诗词
班队活动
师生风采
服务社会
   新闻资讯
邳州市举办“银发暖一线”文...
邳州老年大学隆重开启“银龄...
邳州老年大学党员志愿者参加...
邳州老年大学联合多部门举办...
邳州老年大学文化使者惊艳亮...
恰逢春潮涌 学子并肩行|邳...
   联系方式

电话:0516-80230829
校址:江苏省邳州市瑞兴路市民活动中心东楼
邮编:221300
邮箱:pzlndx@163.com
网址:www.jspzlndx.com
网站邮箱:2130474764@qq.com

师生风采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校园文化>> 师生风采
音乐人生铸辉煌——记邳州老年大学音乐教师张耀华

发布时间:2016-11-10  新闻类别:师生风采 点击次数:508

  张耀华,男,现年66岁,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邳州市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邳州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该同志1974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因学业留校任教,后主动要求调回家乡来,在江苏省运河中学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直至08年12月退休。现为邳州老年大学音乐教师。四十年来,张耀华除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专业后备人才外,还潜心于音乐创作,许多作品发表于国家与省、市音乐刊物,并有《天下母亲 中华妈妈》、《年年三月杏花开》、《五谷杂粮》等多首歌曲被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光盘在改行,且多次获得省、市相关部门的音乐专门奖项。

  一、敬老教幼,和谐家风一脉相传

  张耀华从幼年开始生活在家乡邳南古镇土山。他的父亲文化素养深厚,为人忠厚,乐善好施,母亲心地淳朴,勤劳一生。他家的家风很简单,是“敬老教幼”四个字,也是一要尊敬老人,二要教育子女。本着这种家风,张老师姊妹四人都很孝顺父母,特别是母亲晚年不幸把腿摔断,卧床四年,他们姊妹四人更是齐心合力,细心照料,不让母亲受一点委屈。多年的关爱孝敬,使父母在失去劳动能力的晚年阶段,得以生活幸福,健康长寿。张老师的父亲母亲分别从100岁和94岁的高寿而善其终,使他们做子女的以“尽进其孝”而甚感欣慰。在古镇土山,张家的仁厚之风,一直为人称道,传为美谈。张耀华老师的老伴是退休工人,现也在老年大学做学员,唱京剧、练合唱是她大的爱好。由于家教严格,张老师又深知身教胜于言教,自己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也耳濡目染地感化与影响着孩子,膝下的一儿一女,从小自觉地勤奋学习文化,注意加强道德修养,各方面都知道进取努力,因此都很有出息。女儿大学毕业,品学兼优,现在徐州海事局工作。儿子是书法硕士研究生,作品多次在国家展出、获奖,06年被国家评为当代“百名中青年书法名家”。儿女们初步地做到了成人成才,做父母的除了一份知足感外,更觉得这也是履行了一份应尽的社会责任感。

  二、敬业治学,教学创作双获丰收

  张耀华同志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运河中学工作,从80年代初开始担任艺术教研组长直至退休。从事中学教学工作三十余年,他一直深爱着、坚守着教育事业的神圣岗位。他的一贯宗旨是:一要教书,二要育人,三要出成果,决不做平庸的教书匠。在教书方面,多年来他始终以良好的敬业道德、踏实的工作态度、显著的教学效果与领先的专业水平而受到省市音乐同仁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在广大师生中一直享有较高声誉。工作期间,多次为徐州市、邳州市音乐教育界开设优质课、示范课,多次评为“教学突击手”、“音乐学科带头人”。因教学成绩显著,03年被省教委抽去南京参加江苏省高中音乐课本的编写工作,受到省教委的好评。此一点来说,他完全可以称为邳州市参加省编中学音乐教材的人。在育人方面,从00年开始,张耀华老师在学校的主要工作是辅导音乐高考生,为此他倾注了大量心血,通过精心辅导,近0人考取各类音乐院校。一发现有音乐天赋的困难学生,他不惜解囊相助,促其成材。如农村学生刘德业,自幼丧父,家境困难,由于他本人勤奋好学,张老师买车票带他到外地拜名家学习乐器演奏。刘德业因此学业有很大长进,参加高考后以优异成绩被沈阳音乐学院录取。还有一个学生叫沈辉,经过张老师的辅导,考取了中国音乐教育的高殿堂——中国音乐学院。另一个学生秦真鹏考取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为此我感到由衷的欣慰。这是我市新中国成立后的,至今我市音乐高考生中尚未有人打破如此高规格的录取记录。

  在教科研成果方面。基于多年的音乐教学的探索,张老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多次参加省市教研会议,参与艺术教育课题研究,并结合苏北地区的教育现状写出一批教研论文,在省内发表、获奖,在省内产生一定影响。其中论文《苏北农村中学器乐教学的调查和实验》荣获00年江苏省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论文《春雨润物细有声》发表于音乐教育刊物。因音乐教育成果突出,01年被选为徐州市教育协会音乐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音乐教育兼职教研员。

  张耀华同志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还潜心钻研音乐创作,从80年代开始至今已创作各类歌曲600余首,其中很多歌曲发表、获奖或经国家权威音像机构出版光盘在发行(详见 附件:个人主要创作艺术成)。由于张耀华同志在音乐创作方面上取得的艺术成,在05年5月,他被中国音协接纳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他个人的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被编入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大型辞书《中国音乐家名录》,从此跨入音乐家的行列。

  多年来,除了教学和创作,张耀华老师还积极参与大量的社会公益文化活动。咱们邳州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年大型文艺演出和音乐比赛,可以说每一次都会有张老师参与组织、策划和指导的,这为繁荣我市的社会主义文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我市四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他具有很高的艺术威望。1992年4月,邳州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光荣称号。14年3月,市委市政府再次授予他“文艺精品创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市委书记王强同志亲自为其颁发荣誉证书,祝贺其取得的艺术成,鼓励他继续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邳州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余热,再创佳绩。(详见附件2:个人参与组织策划、指导的重大文化活动。

  三、老有所为,永葆激情奉献社会。

  08年, 张耀华老师从教育岗位上退了下来。按常理他该好好休息,颐养天年了。但是,凭着多年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对音乐的痴迷,他反而觉得更有时间了投入他一生痴心热爱的音乐艺术了。

  于是他把精力主要投向两个方面:一是音乐创作。退休后共创作歌曲100多首,发表获奖接连不断,其中两次荣获徐州市“五个一工程奖”,一次江苏省音乐舞蹈节作曲奖,同时有四首歌曲被歌唱家演唱,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光盘在发行。这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邳州市个人创作的音乐作品首次被国家权威音像机构认可并公开出版发行。这说明张耀华老师的音乐创作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开创了邳州市音乐创作从无声到有声的先河。为此邳州市委宣传部专门召开了表彰会和作品座谈会,给了张老师以很大的荣誉与鼓舞。目前他正在着手大运河船工号子的挖掘整理工作,为我市将来把运河号子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准备。去年六月,张老师接受了市宣传文化部门委托的这项工作后,在运河两岸先后走访了数以百计的船工家庭。当年的老船工大多数已经过世,剩下健在的只有十来人,也都八十岁左右了。张老师夏天顶烈日,冬天冒严寒,一次次上门,请老船工讲述当年人力驶船的情景。他把老人们集中起来,边做摇橹和拉纤的动作,边引吭高喊运河船工的号子。张老师边听边记,经过反复听记,反复修改,终于以乐谱的形式将运河船工号子记录下来。为此,张老师跑疼了腿,晒黑了脸,累了身体操了心,但他觉得苦中有甜,乐在其中。否则再过几年,老船工们都作古了,无法挖掘了,运河船工号子会永远失传。现在张老师个人吃了苦,但他感到很值得,因为这是一件对民族传统文化和邳州运河历史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从这件事,可以恰如其分地印证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句话——“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张老师退休后,引以自勉的自加压力负重前进、永葆激情再攀高峰的箴言。

  二是身体力行倾心老年教育事业。退休后,邳州老年大学聘请张耀华从事音乐教学。虽然是老本行,但教学对象变了,由原来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变为素养与基础参差不齐的老年朋友。为了让老年学员学好声乐,学会合唱,张老师把满腔热情都倾注在学员身上,他努力用音乐去激荡学员们的学习热情,用优美的歌声去体验自己的生命价值,让他们确实感到是音乐使他们老有所乐,青春焕发,生活充实,完美人生。为上好一节课,张老师不断查阅资料,摸索经验,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从不草率行事,保证他们每次上课都会感到不虚度时光,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在做好老年学员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张老师还注意把老年工作延伸到社会上去,把尊老、敬老、助老的风尚洒向社会。每逢重阳节前夕,在老年大学统一部署下,他都会积极参与组织小型广场文艺演出,组织老年大学京剧社到运河镇各社区进行演出。春节前夕还会到占城、铁富等镇敬老院为老年人演出节目,给老人送去社会的关心与温暖。有的老年人体衰不便,张老师会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搀扶他们到现场观看演出。每当此时,老人们都会高兴得鼓起掌来,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眼里噙着感激的泪水。

  除了尊老敬老服务社会,张老师还在一定范围内注重提高老年朋友的知识素养、专业技能。例如在他指导的校合唱队,他经常专业化的对学员进行发声训练、乐理讲解和识谱练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要求他们“活到老,学到老,永葆激情,永不言老。在他的带动启发下,学员们个个精神焕发,昂扬向上,老气与消沉情绪一扫而光。学校合唱队两次赴徐参加合唱比赛,都拿了金奖,载誉而归,为邳州老年人争了光,为邳州人民争了光。另外 ,每年的教师节前夕,他都会为运河中学的老年合唱队指导排练。张老师认为,运河中学的许多老教师不少是五六十年代从苏南来到邳州的,支援了邳州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心血,特别是美好青春年华。现在他们大多银发皓首,仍精神矍铄,一如既往地热爱生活,热爱邳州,而自己能以自己的一点艺术专长为他们服务,确实是心甘情愿,十分快乐的。09年由张老师排练并伴奏的小合唱《我们走在大路上》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两个合唱节目,还被江苏电视台、江苏省教育电视台拍摄向全省播放,给老年朋友以很大的鼓舞。

  张耀华老师家风淳厚,德称乡梓。他几十年如一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在培养音乐人才与社会“文化建设”上可谓功莫大焉!我国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势在必行。近年来,张老师又为老年教育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社会“尊老敬老”的“朝阳工程”用了心,尽了力。如今,他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投身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活动中去,把自己音乐方面的一技之长,奉献给老年朋友,为创造幸福、和谐的文明社会而发光发热,竭诚尽力,毫不懈怠!这是张老师的誓言,也是他生活与生命的真实写照。

  孔子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张耀华同志发于仁爱之心,矢志探索老年教育之道,身教与言教并作,携众多老年朋友泛舟游憩于音乐艺术之海,引同道者感佩,让后来者敬仰!


附件一:张耀华个人创作主要艺术成.doc

 
发表评论】【打印新闻】【关闭窗口  
 最新: 师生风采
. 邳州市举办“银发暖一线”文艺演出慰问一线社区工作者 [2025/4/30]
. 邳州老年大学隆重开启“银龄阅读领读者”计划 [2025/4/27]
. 邳州老年大学文化使者惊艳亮相徐州汉服巡游 [2025/4/4]
. 邳州老年大学2025迎新春书画摄影作品展在人民公园举行 [2025/1/4]
. 邳州老年大学"夕阳正红”志愿服务新年慰问演出在市社会福利 [2024/12/31]
. 邳州老年大学京剧社参加贾汪京剧票友庆典演出 [2024/10/21]
. 邳州老年大学喜获江苏省首届“数智杯”书画摄影展评佳绩 [2024/10/21]
. 郑美君美术临摹习作选 [2024/5/24]
. 邳州老年大学京剧社举行庆《五.一》弘扬国粹艺术演唱会 [2024/5/19]
. 田园诵读醉夕阳——邳州老年大学播音朗诵班户外教学散记 [2024/5/14]
. 喜报|邳州老年大学多人荣获徐州市离退休干部征文大奖 [2024/5/14]
. 推进光明悦读建设书香校园|邳州老年大学尔雅读书社召开总结 [2024/4/24]
. 邳州老年大学摄影高班学员2024“春拍”虚实作业交流 [2024/4/22]
. 邳州老年大学2023趣味健身接力赛圆满结束 [2023/12/16]
. 邳州老年大学手机摄影专业实践活动展风采 [2023/12/5]

邳州老年大学 关键字: 江苏邳州老年大学 - 邳州老年大学 -
邳州老年大学 地址:邳州市瑞兴南路市民活动中心东楼  版权所有 ©2016-2017
你是第2480665位访客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 邳州 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