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班教师 周浮五 老年大学诗词教学要注重三性:知识性、实用性、兴趣性。 1、 教学内容上的知识性。 来文学班学诗词的学员,是因为对其爱好。我们的学员大都是少小没条件学,青壮没时间学、老大没地方学的一代人。来到了老年大学这个获取知识的平台,他们求知的欲望丝毫不亚于适龄学童。学员们职业、年龄、文化程度不一,他们在教学内容上兴趣和要求不一。我们选择了知识性很强的而又能让大部分人接受的格律常识和语法修辞等内容。 学诗词,格律常识是必学的。对此,学员们既感兴趣又觉得生僻难学。他们有的念过中、小学,也有人念过大学,但都很少接触这方面知识。为此,我们编写了教材系统教学。教材中列举大量历代名人佳作作为范例,让学员既能掌握所学知识,又能欣赏前人的作品。 语法是这些人既有一定了解又不太熟知的东西。对此,我们把中、小学的语法知识和诗词曲赋的语法特点结合起来讲授。这样使其既复习了已有知识,又掌握了诗词曲赋的语法特点。修辞是一门新学科,大部分学员对此是一无所知。讲修辞,对于他们还是启蒙教学。但是,修辞对诗词写作很重要,为了能够提高学员的写作水平,我们选择了此内容并结合诗词曲赋范例认真教学。 2、 教学目的上的实用性。 需要是一切行为产生的源泉,中、小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升学的需要,大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将来工作的需要。老年大学的学员已失此二目的,要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给他们的学习重新确定一个目的,这个目的是创作,让学员知道学习是创作的需要。为此,我们鼓励学员向《老年教育》、《中华诗词》、《江海诗词》等刊物投稿,学员每在校外报刊上发表一篇诗作,学校加倍付给稿费。我们创办《东篱》诗刊,发表学员的作品。多年来,我们报批了二十多名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这样使学员学以致用,大大增强了学员们的学习动力。 3、 教学方法上的兴趣性。 有无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我们采取课堂教学和校外采风相结合的办法。课堂教学是知识讲授和互讲互评相结合,师生互学共进;校外采风是即兴创作和作品交流相结合,诗友相携同乐。格律是既严谨又死板知识,如果单纯讲述格律会使学员感到枯燥无味,我们将古今名人属对律切的作品拿来对照讲解,这样使学员不仅学会了格律知识,还对伟人遵守格律产生了敬慕。我们还依照平仄格律将格律常识编写成一首长诗让学员背诵。修辞是一门既新又难的科学。为了让学员听懂学会,在讲课时我们会列举古今中外大量关于修辞的幽默和笑话,让学员在一笑中增强了理解和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