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邳州市老龄办、市文明办部署,我校自去年12月以来,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开展了创建邳州市第三届 “敬老文明号”活动。领导重视,方向明确,机构健全,组织严密,措施得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优异的成绩。
健全机构,强化领导。为深入扎实地做好“精神文明号”创建工作,老年大学成立了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老年大学校长吴永扬为组长、常务副校长谷玉端、副校长张佩瑢为副组长、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主任、学委会、校报编委会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创建计划,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创建目标,细化职责分工,分解工作任务,提出措施要求,强化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了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
会议部署,统一认识。老年大学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专门召开校务会议研究,对创建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在教师、班(队)长会议上传达文件精神,结合时政教育,教师、班长在授课前进行动员,通过《邳州老年大学报》和《江苏邳州老年大学》网站进行广泛宣传,全校师生充分认识创建 “敬老文明号”的重要意义,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从领导到教师,从班长到学员,都能解决自觉地投身到创建“敬老文明号”活动中来。
严密组织,分步实施。创建“敬老文明号”活动,共分为动员部署、合力创建、完善申报,迎接验收四个阶段。
细化分工,措施有力。学校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活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定期检查阶段性活动情况;做到组织严密,计划严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把“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纳入老年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体规划,将阶段性创建于常态化管理结合起来,加强管理,凸显成效;利用老年大学校报和网站,强化宣传,加强引导,营造浓厚的尊老敬老养老为老的良好氛围,让创建活动深入人心,化为行动,持之以恒,取得成效。
狠抓落实,效果显著。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老年教育,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把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与尊老敬老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社会氛围;立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科学设置16个教学专业课程、42个教学班级、96项适合老年人学习的教学内容,通过办学水平;依托课堂教学、电脑教育、智能手机使用,引领老年朋友“群学群乐”、“老有所为”,倡导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创造老年朋友可持续幸福感;关爱老年人精神健康,实施“教育、养心、健身、快乐”四位一体教育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乐观好学、团结和谐的氛围;弘扬文明新风,教师爱岗敬业,学员好学上进,形成师德好、素质高、作风实、能力强的教师班队长队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在创建“敬老文明号”活动中发挥着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创新为老服务方式,积极服务社会。学校设立5个校外辅导站,为市民和爱好者开展义务教学活动。为官湖、占城两所“老年学校”送去价值数万元的设施设备和教学器材,支持基层建成老年教育“示范校”。组织文艺班队参加徐州老年春晚、邳州春晚、邳州文艺大汇演和民俗民舞表演,到城乡社区、敬老院、福利中心、暖阳之家慰问演出,书法班学员到乡镇为群众义务写春联为老人送上精神关爱和温暖。拓宽对老年人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努力为老年人提供周到的服务。学校为教师教学和学习提供方便条件,为高龄、特困学员实行优惠服务,为他们送上笔墨纸张等学习用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学员“才艺展示”引导学员积极参加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与社区文化活动。建立 “助老志愿者”单队伍,服务主体明确、服务计划周密,服务制度健全。建立健全了完整、系统、明细的创建活动台帐档案资料,各类材料文正详实,标准规范。8份文件、盒资料、张图片、22个奖杯、36个奖牌,摆放整齐,7个职责挂牌上墙,符合要求。(董忠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