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7年2月13日,第60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获奖作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中国摄影师王铁君获得日常生活类单幅二等奖,年度图片大奖由美联社记者Burhan Ozbilici 拍摄的《土耳其暗杀》获得。 17年荷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参赛作品:来自125个国家的 5034 名摄影师提交了80408张图片,来自25个国家的45位摄影师分获八类奖项。 1957年举办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至17年已举办了60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具权威性的赛事,获奖者历来多为西方摄影师,不过随着发展中国家参赛者迅速增多,中国摄影师也曾多次在这一赛事中折桂。 这一届的评委来自23个国家,包括16名女性和23名男性,基本都是摄影界有影响力的人物,评委会主席由玛格南前主席斯图尔特·富兰克林担任。
|| 年度照片大奖 ||
土耳其暗杀 Burhan Ozbilici(美联社)
土耳其当地时间16年12月19日,土耳其安卡拉,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卡尔洛夫(karlov)在参加一个艺术展活动时遭枪击身亡。枪击者在射击卡尔洛夫后高喊:“不要忘记阿勒颇,不要忘记叙利亚,我们在经历痛苦,你们也不能好活”。

,
/Burhan Ozbilici/

“一切距离我只有几米远,我没有看到大使身边有血迹,应该是背后中枪……过了几秒钟,我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一个人在我身前被射杀,一个生命在我眼前离去。”Ozbilici说,自己可能后退了几步,但还是在下意识地按快门。
“我当时也很害怕,万一枪手向我射击,我知道后果是什么。不过,我在现场,即使我受伤了,我也依然是一名摄影记者,我必须完成我的工作。”
|| 日常生活类 单幅 二等奖 ||
王铁君

中国徐州,一所体操学校的四名学生在做下午30分钟的脚趾压力训练。
/王铁君/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理事 徐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05年荣获江苏省高摄影奖第三届“金瞬奖” 07年荣获摄影高个人成奖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15年被评为江苏省第四届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工作者

本届荷赛我投送的类别是体育类组照,31日接到组委会调底通知,得知不仅调整了类别,而且只调其中一张照片的原始数据。 这是我第三次投送荷赛,59届也曾接到过调底通知,由于是长期关注类组照,作品跨度长达30年,36个小时内无法提供原始数据与荷赛擦肩而过。 调底后的十多天,我反复研究历届获奖作品,感觉这张照片与获奖作品的必要条件都很吻合,虽然知道变数很多,但是非常有把握获奖。
/摄影作品赏析/

人民摄影报16年曾刊发王铁君摄影作品











创意无穷 魅力无限
王铁君
我从事摄影30年,前十年,凭借着我对摄影艺术的酷爱和年轻旺盛的精力,任性地走了十年弯路,交了十年学费。经过阶段性总结,我调整拍摄思路,又用了十年时间将镜头关注社会底层百姓生活,以感恩、关爱的情怀展示百姓的酸甜苦辣,演绎人间真情。
接下来的十年,是我在摄影道路上回顾、思考、否定、重新调整创作方向的十年,我逐渐从记录类摄影向更加艺术的方向靠拢。经过一段时间的拍摄,我逐渐认识到,艺术的本质属于创造,没有创造没有艺术,艺术必须“求变、求新”,是“具象”和“抽象”的结合体。创意摄影是通过作者对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构图的取舍和光影的控制再融入作者主观情感,让艺术插上想象的翅膀。“创意”的成与败关键体现在“创”字上,要在“创”字上下苦工。
艺术以“创”为使命。艺术创新是与思想解放联系在一起的,是敢想、敢干,百折不挠的结果。只有创新,艺术才会更有生命力。艺术创新首先是思维模式的创新,创新思维突破常规思维界限,以全新的方法与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我把罗丹说过的名言作为我艺术道路上的创作警句,不断提醒自己在生活中用心探寻,带着思考去发现。
艺术创作的三要素是思想、生活、技巧。思想是灵魂,生活是基础,艺术技巧是关键。说到创意摄影,我把“创”称为这一艺术领域里的“道”。创意摄影之道是将无法呈现的东西呈现出来。“道”和“术”是辩证的关系,有道无术道不可行,知晓“道”不难,难的是将其“道”呈现出来,“执行合一”才是需要的。我通过多年的创意摄影实践,认为创意摄影的难度在某些方面要高于记录摄影,因为她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包含了作者的主观思想,并能够抒发作者对事物的视觉表达,体现作者的艺术修养。
编辑|王华 如有任何感想 可在下方留言分享 欢迎转发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